欢迎光临海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7月10日 星期四 登录个人中心 无障碍阅读 长者版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新闻中心 网上办事 政民互动 走进海原
统计分析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十三五”期间海原县粮食生产持续向好

索引号 640522053/2021-00024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4-14 11:29: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所属机构 国家统计局海原调查队 责任部门 国家统计局海原调查队

十三五”期间,海原县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持续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海原县始终坚持立足县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稳步提高海原县粮食生产水平,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户增收。

一、“十三五”时期粮食生产情况

(一)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以来,海原县粮食播种面积趋于稳定,单产水平不断提高,总产平稳上升,粮食种植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09.73万亩,较2015年减少了11.33万亩,下降9.36%,总产增加0.57万吨,增长2.51%,单产增加25公斤/亩,增长13.18%。受益于机械化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在面积有所减少的情况下,单产水平稳步提高,总产增加。

1 “十二五”期末与“十三五”期间海原县粮食生产情况对比

(二)种植结构改变,小麦种植面积及产量持续下降“十三五”期间,海原县小麦播种面积持续下降,2020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8.83万亩,同2015年比减少5.17万亩,下降36.93%,总产1.10万亩,比2015年减少1.27万亩,下降53.54%,单产125公斤/亩,比2015年减少44公斤/亩,下降26.08%

2 “十二五”期末与“十三五”期间海原县小麦生产情况对比

小麦种植面积、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海原县气候干旱,降水主要集中于秋季,对小麦生产较为不利因此小麦产量不稳定,农户对种植小麦意向不断下降,种植小麦主要是为了轮作和满足生活需要,不为出售,小麦种植面积持续下降二是海原县种植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灌溉地玉米、枸杞、瓜果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不断压缩灌区小麦种植,灌溉地小麦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十三五”期间小麦单产同2015年比大幅下降三是近几年马铃薯和小杂粮不断改良品种,种植方式不断优化,马铃薯和小杂粮单产不断增加,而且销路较好,导致山地小麦种植面积不断下降。

(三)玉米面积趋于稳定,单产水平稳步提高。2020年全县玉米种植总面积32万亩,比2015年增加5万亩,增长18.52%,总产11.62万吨,比2015年减少0.13万吨,下降1.06%,单产362公斤/亩,比2015年减少72公斤/亩,下降16.52%

3 “十二五”期末与“十三五”期间海原县玉米生产情况对比

2016年之前,海原县玉米主要由灌溉区种植,面积相对较少,单产水平较高,“十三五”期间山地也增加了种植,面积同16年之前相比增加,且在“十三五”期间稳定在35万亩左右。“十三五”期间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玉米种植省工省时,田间管理简单,投入相对少,且价格相对稳定,在灌区种植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山区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二是海原近两年畜牧业发展势头较好,特别是牛养殖发展良好,对饲料用玉米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大多数养殖户都会种植玉米用于饲料,而部分养殖合作社及大户还会购买玉米及秸秆,对玉米需求不断增加,玉米种植效益不断提高,种植面积持续上升。

(四)马铃薯种植水平提升,单产持续增长。2015,海原县马铃薯种植面积46.35万亩,“十三五”期间,海原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下降,2019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最低点28.5万亩,2020年回升至33万亩。种植水平的不断提升,如测土配方、覆膜垄作等技术的推广,马铃薯的单产不断增加,2020年亩产为146公斤/亩,至2020年,亩产上升至215公斤/亩,同2015年比增长了47.26%

4 “十二五”期末与“十三五”期间海原县马铃薯生产情况对比

十三五”期间马铃薯种植面积下降明显,主要是前期马铃薯收益高,新品种的引入产量高,再加上补贴政策的实施,因此马铃薯种植面积很高,但是后期随着马铃薯的价格下降,收益减少,种植户也趋于理性,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回归到一个最优区间内其次,最近几年小杂粮市场行情好,海原县又适合种植高品质的小杂粮,以锦彩生态农业公司、大磨坊及部分合作社为代表的规模户不断增加小杂粮的发展速度较快,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必然导致马铃薯种植面积下降三是随着农业技术推广、马铃薯品种改良、部分合作社推广机械化作业、测土配方等,并周边农户辐射,同时近两年推广覆膜垄作等技术,马铃薯的亩均单产水平不断提高。

(五)秋杂种植面积逐步增加、总产持续上涨。海原县历来有种植以谷子、糜子、荞麦为主的秋杂粮的传统,且秋杂粮品质较高,但一直以来种植方式粗放落后,产量较低,“十三五”期间,随着小杂粮市场行情持续向好,以锦彩生态农业公司、大磨坊及部分合作社为代表的规模户不断增加技术及机械投入、引入优良品种,县农机推广中心及科技局加大技术指导,秋杂粮的发展速度较快,种植面积持续增加,总产水平稳步上升。2020年,海原县秋杂粮种植面积32.80万亩,比2015年增加6.69万亩,增长25.61%,总产量3.19万亩,比2015年增加1.77万亩,单产97公斤/亩,比2015年增加54公斤/亩。

5 “十二五”期末与“十三五”期间海原县秋杂粮生产情况对比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干旱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依然较大。海原县地处干旱地区,虽然有部分库井灌区和扬黄灌区,但是大部分地为山地,主要依靠雨水,若遇到干旱必然导致面积及产量下降,抵御风险能力较差。

(二)种植业生产经营者年龄偏大。长期以来,海原县种植业收益偏低,选择外出打工者居多,留在家里务农的大多数是老人通过随机走访几个村调查了解,年轻人绝大多数都外出务工,在家务农者年龄都是55岁左右,而且普遍学历较低,大多数都是小学或初中以下。种植业生产经营者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是海原县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的较大阻碍。

(三)种植业生产经营方式较粗放。虽然有种植公司、合作社及部分规模户采取了机械化作业。但是总体来看,当前海原县种植业生产经营方式绝大多数依然较为粗放,大多数家庭一般都是播种施肥收获,灌区多一个灌溉的步骤。由于务农人员年龄较大,没有过多的精力同时也缺乏足够的能力去进行精耕细作,粗放式经营导致种植业效益增长缓慢。

三、意见建议

(一)鼓励年轻人回家从事种植业。年轻人更有闯劲,更能够跟得上新技术的发展,所以应当通过政策鼓励年轻人从事种植业,比如给予贷款支持、加强技能培训,政策扶持等支持手段,吸引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家种田。

(二)推进种植业规模化经营。种植业规模化经营,可以减少单位面积的投入,有效推进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一是可以通过招商,引进一些种植业企业,二是加大对本地种植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扶持,通过以上方式,加快土地流转,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三)优化种植业补贴的发放。当前海原县种植业补贴主要面向建档立卡户及合作社,对于一般种植户缺乏激励,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鼓励一般种植户,增加其积极性如一般种植户扩大种植面积,需流转土地,政府可以予以政策及资金方面的支持,以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人进行种植业生产经营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国家及部委网站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自治区各部门网站 宁夏各市县政府网站 中卫市各部门网站
返回顶部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