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40522009/2017-64567 | 文号 | 海国土资环发〔2017〕287号 | 生成日期 | 2017-06-12 00:00:00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所属机构 | 海原县自然资源局 | 责任部门 | 海原县国环局 |
海原县交通运输局:
你局报来《海原县交通运输局海原县东糜山至小源头公路、海原县瓦口子至党河公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收悉。根据市环保局组织专家评审小组意见,并经我局局务会研究,批复如下:
一、建设地点:海原县西安镇树台乡和海城镇高台村。
二、工程建设规模:两条四级公路。总投资672.36万元,环保投资105万元。东麋山至小源头公路,全长6.682公里。项目位于西安镇,主线起点接于胡湾村水泥路,路线自西向东布设,中间经过武源风电场,终点顺接小源头村水泥路,全长4.596km。
支线一起点接付套村水泥路,路线自北向南布设,终点接付套村蔬菜基地水泥路,全长1.363km。支线二起点接付套村水泥路,路线自南向东北布设,终点接付套村水泥路,全长0.649km。支线三起点接付套村水泥路,路线自东向西布设,终点接付套村学校水泥路,全长0.074km。路基宽6.5米,路面宽5.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项目概算投资476.46万元。
(二)海原县瓦口子至党河公路,全长2.85公里。项目位于海城镇,主线起点接于瓦口子水泥路,路线自北向西南布设,终点顺接党河村水泥路,全长1.775km。支线起点接郑塘村水泥路,路线自东向西布设,终点接瓦口子村水泥路,全长1.076km。路基宽6.5米,路面宽5.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项目概算投资195.9万元。(10)海原县东麋山至小源头公路,全长6.682公里。位于西安镇,主线起点接于胡湾村水泥路,路线自西向东布设,中间经过武源风电场,终点顺接小源头村水泥路,全长4.596km。支线一起点接付套村水泥路,路线自北向南布设,终点接付套村蔬菜基地水泥路,全长1.363km。支线二起点接付套村水泥路,路线自南向东北布设,终点接付套村水泥路,全长0.649km。支线三起点接付套村水泥路,路线自东向西布设,终点接付套村学校水泥路,全长0.074km。路基宽6.5米,路面宽5.0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项目概算投资476.46万元。
(三)桥涵工程、交叉工程:
1.涵洞:小红路至小台子公路共新建涵洞16道,总涵长347m;小红路经韩庄至上下小川公路共新建涵洞10道,总涵长94m,两条路设计涵洞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及钢波纹管涵,洪水频率为1/252;
2.平面交叉:小红路至小台子公路设置5处平面交叉:4处与四级公路交叉,1处与三级公路交叉,均为“T”型交叉。小红路经韩庄至上下小川公路设置6处平面交叉;5处与四级公路交叉,1处与三级公路交叉,其中支线1处为“十”字交叉,其余均为“T”型交叉。
三、环保工程:
(一)生态保护: 加强路基、边坡防护,对路基两侧原有地貌加以保护,禁止滥挖、乱填,采取固体废物合理处置等措施,控制水土流失;
(二)大气污染防治: 施工期定期洒水、运输车辆限速、施工场地设围挡等措施
(三)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施工机械选用低噪声设备。
(四)减缓措施: 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施工人员管理、选用规范的施工工艺及方法,设沉淀池处理施工废水,施工废渣及时转运、处置等。
四、本批复仅限于《报告表》确定的建设内容,建设项目的地点、性质、规模、路径、采用的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等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表》自批准之日起,5年内未开工建设,如再次决定开工建设的,《报告表》应当报我局重新审核。
五、项目竣工投入运行前须报我局申请办理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手续,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六、按照规定接受海原县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局的“三同时”监管工作。
海原县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局
2017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