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海原县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年12月21日在海原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长 张 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海原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大事要事凝聚人心。党的二十大、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科学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系统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美好愿景,激励全县上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海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先后莅临海原调研,帮助我们理思路、教方法、解难题,赋予海原新的机遇和使命,给了我们极大鼓舞、支持与动力!全县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倍增信心、倍添干劲!
2022年,是海原发展进程中极具挑战的一年。这一年,携手战疫温暖人心。海原首次出现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先后遭遇“8·24”“9·20”等多轮疫情冲击,经历了抗疫三年来最为严峻的防控考验。我们全面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扁平指挥、果断决策,抓早抓小、以快制快,开发投用“路路盈检疫服务平台”,在全区率先实行县级领导下沉包抓、前线调度指挥、返海健康评估等精准防疫新举措,“8·24”疫情在一周内扑灭,“9·20”疫情在2个潜伏期彻底斩断传播链,率先实现社会面清零,“司机之家”暖心服务模式被自治区点赞推广。45万海原儿女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广大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社区工作者无私奉献、昼夜值守,公安干警闻令而动、忠诚履职,各级干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汇聚起了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2022年,是海原发展进程中殊为不凡的一年。这一年,非凡成就鼓舞人心。面对大事难事叠加的复杂局面,面对新情况新挑战交织的严峻考验,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海原人民期盼已久的中部干旱带西安供水工程开工建设,将极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效涵养地下水源,新增扬黄节水高效农业12万亩,带动6.5万名群众增收致富,实现生态改善、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三重效益”。我们铆足干劲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克服疫情影响,全县经济总量加快向百亿元迈进,基本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96亿元、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9亿元、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亿元、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7亿元、同口径增长14%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2%左右。
(一)强化巩固促提升,乡村振兴绘就新画卷。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整合资金6.72亿元,实施项目67类1338个。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紧盯626户2682名“三类重点人群”,坚持动态监测、精准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完成危房改造355户、抗震宜居房改造142户,新增及改造自来水入户720户,救治大病患者1471人次。聚焦“两个高于”目标,制定“一表两图三清单”,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4153元,增长16.44%,居全区第三。深化闽宁协作、央企定点帮扶和社会帮扶,闽宁资金投入8600万元,争取华润帮扶资金3600万元、部门帮扶资金2459万元,实现消费帮扶3.2亿元,高端肉牛精深加工、闽宁科技园等一批产业项目持续提质增效,乡村全面振兴风帆正劲。
(二)聚焦特色提质效,产业发展迸发新动能。围绕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布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培育壮大“一主四特”产业,实施“牛王谷”、肉牛精深加工二期等项目,新建出户入场养殖园区8个,全县肉牛存栏达15.1万头,良种率达90%。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完成粮食种植114万亩,总产量达23.2万吨,增长12.4%,增幅居全区第二。突出绿色有机,打造马铃薯“五位一体”标准化示范基地20万亩、小杂粮和瓜菜示范基地各5万亩,枸杞种植面积稳定在3.2万亩以上。新型工业转型升级,全力做好“宁电入湘”前期工作,天津津通铁塔光伏电力支架、赫迪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延链、补链、壮链项目落地建设,深圳智能卡制造等项目相继投产。新增中原塑业、卡立方、宏顺建材3家规上企业,总量达12家,预计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4.6亿元,增长42.3%。现代服务业增量扩容,开展高频次、多形式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2370万元,带动消费1.3亿元。积极推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建成智慧分拣配送中心,线上助农销售额达4000万元。成功举办第五届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关桥乡关桥村、方堡村分别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宁夏特色旅游村,全年吸引游客7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121万元。
(三)突出重点补短板,城乡面貌实现新提升。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实施地震遗址二期绿化、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等19个市政项目,完成棚户区改造403套,康乐、邮政等5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改造提升政府东西街、东城路等5条主干道路,县城道路通行能力极大优化,城市形象、城市品质和居民幸福指数得到大幅提升,干部群众纷纷点赞,赢得一致好评。创新实施热源调配工程,城市供热实现互联互通,新增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节省投资2200万元,供热保障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推行城区卫生综合保洁市场化服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7条,建立物业信用档案和黑红名单制度,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更有温度。实施李旺镇自治区重点小城镇建设,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6个,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加快完善配套基础设施,4.13万亩高效节灌工程建成达效,升级改造国省干线145公里,建设村组道路127公里。优化调整海原至海兴开发区公交运营方案,加快6辆新能源公交车采购进度,实行票价政府补贴,增加营运时长和发车频次,提供更加经济、便捷、舒适的出行保障,“县区一体”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系统治理绿山川,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恢复治理矿山矿点46个,完成坡改梯4.8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66%。建成投运关桥、史店污水处理站,清水河海原段水质稳定达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3%,较去年增加20天。坚决整改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有序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反馈14项整改任务,全面整改销号自治区督查反馈11个问题。实施绿化造林24.76万亩,完成西华山国家级草原自然公园生态修复5600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从10.24%提高至11.37%,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65.7%,自然资源局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海原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五)强化保障惠民生,人民福祉实现新跨越。把80%以上的财力用于民生,10件民生实事高质量办结,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就业目标超过预期,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577人次,发放创业贷款8124万元,转移就业10.8万人,创收18.9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投入1.6亿元,实施海原八小、兴海中学扩建等项目15个,新改建校舍8.1万平方米,新增学位3600个。全面推行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初始年级“划片+摇号”入学政策,落实校长教师交流轮岗299人,“大班额、大校额”等问题有效解决。健康海原扎实推进,建成投运郑旗卫生院、西安卫生院发热门诊,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李旺卫生院门诊楼,医疗健康总院实体化运行。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县人民医院与10家区内外三级医院、19家县内乡镇卫生院建立“远程会诊”平台,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8%以上。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群体和残疾人保障持续提标,发放救助资金3.5亿元。积极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建设中心敬老院养护楼和树台乡养老院,改造提升海兴区敬老院。开展“崇军行动”,完成牌路山烈士陵园改扩建,成功创建3个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17名海原籍现役军人荣获“三等功”,为国争光的陆战英雄撒占才荣获“一等功”,系宁夏近年唯一。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免费开放非遗基地和地震博物馆,完成柳州城、北嘴城址等国家级文保单位修缮保护。2022年百姓春节联欢晚会被评为“全国乡村‘村晚’示范展示项目”,花儿艺术演艺公司和电影服务中心获评“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社会治理持续深化,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电信诈骗和刑事案件发案率分别下降52%和29.1%,李旺镇派出所荣获“全国爱民模范集体”。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彻底整改国务院安委办督办消防安全问题,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百日专项整治行动,交通事故率下降41.6%,应急管理局荣获“全区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深化全域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区”,连续8年保持食品药品安全“零事故”。
(六)大胆探索闯新路,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成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将24个部门608项事项全部纳入一窗综合受理系统。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新增市场主体2529户,退税减税降费1.55亿元。深化农村改革,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46笔842万元。有序推进“六权”改革,成交全市首例100万立方米黄河水指标跨区域交易,流转山林地7358亩,打造4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处置闲置、批而未供土地574亩,2个项目排污权纳入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坚持创新驱动,卡立方、国华农机分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自治区农高企业,全社会R&D经费投入增长45.5%。着力招大引强,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0个,到位资金34.4亿元,同比增长119.8%。
国家安全、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全面加强,总工会、团县委、妇联、科协、文联、工商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行政执法、调查统计、防震减灾、慈善老龄、史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七)真抓实干提效能,自身建设取得新突破。坚定不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不仅要做到,而且要做好”成为海原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政府常务会议及时传达学习县委常委会会议精神,“三重一大”事项全部按要求提请县委研究,确保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复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8件、政协提案37件。修订政府工作规则和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工作规则,进一步规范政府工作程序。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第一议题”制度,政府班子成员带头出庭应诉,政府系统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大力推行“周计划、日安排”“经济运行一周一研判、半月一调度、一月一分析”和“领导包抓”“观摩评促”等机制,每周对阶段性重点工作梳理盘点、强调部署,努力用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经济的“上升指数”、群众的“幸福指数”、社会的“满意指数”、发展的“安全指数”。坚持把“严”的主基调贯穿始终,扎实开展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和不当收益及违规借转贷或高额放贷专项整治,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医疗卫生、国有产权交易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各位代表!一年来,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全县干部群众“实”字打底、“干”字当头,顽强拼搏、昂扬向上,在大战大考中奋力谱写“水、乡、城、人、治”五篇文章,“五个海原”建设迈上新台阶。扎实做好“水”的文章,美丽海原建设呈现生动画卷。荣获“2022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1.13个百分点,为近年之最,生态底色愈加厚重。扎实做好“乡”的文章,富裕海原建设迈出坚实步伐。8000多名干部下沉一线,深入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脱贫群众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扎实做好“城”的文章,繁荣海原建设实现新的跨越。坚持以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创建为抓手,重精品、强管理,建成防洪排涝、道路升级、小微公园、便民停车场等一批市政配套项目,极大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质,城市自信充分彰显、城市形象更加靓丽。扎实做好“人”的文章,幸福海原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牢记人民至上,坚持群众路线,全面实施“六大提升行动”,尽心尽力解好“急难愁盼”题,用心用情办好“烦心揪心”事,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扎实做好“治”的文章,和谐海原建设实现积极进展。坚持以“小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全面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抗疫防线,基层治理精细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荣获首批“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各位代表!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即将过去的2022年,全县上下团结一心、拼搏进取,在自我加压中争先进位,在实干担当中勇开新局,彰显了海原人民在美丽新宁夏建设进程中不能落后、也不甘落后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我们深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掌舵领航,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保证;区市党委、政府的深切关怀、有力支持,是我们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是我们真抓实干的关键支撑;县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协力同行,是我们依法履职的坚实保障;全县人民的顽强拼搏、风雨同舟,是我们接续奋斗的力量源泉。回望这一年,每一个拼搏的日子都闪闪发光,每一段难忘的记忆都温润人心,每一个人都很了不起,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付出智慧、心血和汗水的全县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社会各界人士和老领导老干部,向无私帮扶、支持海原发展的中央“组团式”帮扶团队、漳州市漳浦县、华润集团和区市各帮扶单位、企业,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社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志愿者、快递小哥、环卫工人们,向驻海单位、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推动海原发展的各位领导、企业家、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各位代表!思危方可居安,知忧才能克难!站位新起点、立足新阶段,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发展不足仍是最大实际,海原虽然摆脱了贫困,但县域经济实力弱,财政自给率低,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还需付出艰苦努力;质量效益偏低仍是最大难题,农业产业链条短,工业底子薄,服务业层次低,重大项目接续不足,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创新能力较弱仍是最大瓶颈,科技和人才基础薄弱,创新驱动能力不强,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亟需突破,市场主体活力和民营经济实力有待增强,营商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历史欠账较多仍是最大现状,县城棚户区改造存量任务大,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森林覆盖率在全区靠后,生态环境依然比较脆弱;个别干部能力水平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仍是最大制约,个别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推动发展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虽经不懈努力,但规上工业增加值与预期目标相差1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与预期目标相差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预期目标相差3个百分点,对此,诚恳接受人民代表的批评。我们必须正视问题,不遮掩、不回避,敢于较真碰硬,在发现问题中直面矛盾,在解决问题中勇毅前进。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抓落实,就一定能够破冰突围、逆势赶超,开创海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二、2023年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是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当前,我县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政策红利释放期、蓄积势能迸发期、稳中向好窗口期,中央和区市一系列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政策措施集中释放,全县发展的基础更牢、后劲更强,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海原发展到了可以大有作为、也应该大有作为的关键期。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巩固发展当前全县上下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大好局面,勇挑重担、争先进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中展现海原担当、作出海原贡献。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建设“四个示范县”为统揽,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根本目的,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确保实现“三个高于”目标,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海原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2%,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节能降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区市下达任务。
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第一要事”,奋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县”。抢抓国家重点帮扶县重大机遇,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统筹推进“五大振兴”,优化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力争脱贫群众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第一遵循”,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统筹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水源涵养、生态修复、防沙治沙、生态经济林、城乡绿化美化和污染治理“七大工程”,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67.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0%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6%以上。
坚持以民族团结为“第一基石”,奋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推行“5585”创建模式,积极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教育基地等一批实体化、大众化的实践基地,着力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
坚持以产业强县为“第一路径”,奋力打造“高端肉牛产业示范县”。坚持把高端肉牛产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抓实抓细饲料供给、标准养殖、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粪污处理、动物防疫、品牌培育“八大体系”建设,全力打造“中国西部牛王谷”、国家级高端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全县肉牛存栏量达19万头,基础母牛良种化率达到93%以上。
各位代表!任重千钧,惟有担当。实现上述目标,无论困难挑战有多大,我们都要坚决贯彻县委决策部署,保持再出发的心态、冲锋者的姿态、加油干的状态,落实落实再落实、实干实干再实干,向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
(一)坚持项目为王,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展现新作为。深入开展“扩大有效投资巩固提升年”活动,全力抢进度、精准抓招商、深度谋项目,以“两大任务”为高质量发展蓄动能、增后劲。
着眼长远谋项目。紧盯国家、自治区政策及资金投向,滚动完善项目库,专班推进、定期调度,在前期70个、145亿元的项目库基础上,抢抓中央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机遇,精准有效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向上争取资金50亿元以上。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争取国家级肉牛产业示范园、沙坡头区至海原高速公路、通用机场、环县经海原至中川铁路等项目早日进入国家和自治区盘子,形成压茬推进、滚动接续的良好格局,确保持续投资有抓手、长远发展有后劲。
强化保障促项目。完善县级领导包抓调度和重点项目协调机制,做好用地、用能、用工等要素保障,推动海平高速等33个续建项目如期复工,肉牛精深加工三期、新能源产业集群一期风电塔筒制造基地、天然气综合利用、宝中铁路扩能改造(海原段)、寨海高速、环县至海原(褚家湾)铁路、同心至海原公路升级改造、海原九小、宁南医院专家楼等86个新建项目如期开工,力争完成年度投资87亿元以上,以项目大建设助推海原经济大发展。
激活平台引项目。大力建设闽宁科技园和海兴开发区农副产品加工园“两个平台”,扎实开展招大引强突破行动,聚焦华润、中车、卡立方等“链主”企业,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轻纺服装、智能卡加工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大力发扬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深化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产业链招商,争取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力争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0个、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
(二)坚持以农为本,在乡村全面振兴上展现新作为。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打造塞上乡村乐园。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整合资金6.75亿元以上,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脱贫群众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继续推行“一表两图三清单”,突出解决好移民产业、就业和社会融入三件事,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面落实帮扶政策,新增脱贫小额信贷4亿元,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乡村振兴健康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全覆盖。深化拓展华润五大领域帮扶协作,争取闽宁资金8600万元以上,实施闽宁科技园二期等项目,有效补齐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短板弱项。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完成粮食种植110万亩。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动西安供水工程建成通水,同步建成4万亩田间配套高效节水工程和160万方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实施好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彩票公益金支持压砂地退出区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因地制宜发展覆膜甜瓜、优质粮食、冷凉蔬菜等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自治区有机旱作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区建设,争取自治区科技项目30个以上。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坚持“强龙头、补链条、促集群”,做大做强海兴开发区农副产品加工园,聚焦“一主四特”产业,倾斜项目资金,加快布局冷链仓储物流,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基地1个,培育引进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构建“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绿色食品加工业总产值达3.5亿元以上,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园区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建设塞上乡村乐园。把乡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高标准打造美丽宜居村庄1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6个,改造户厕3000座,完成自来水入户320户,改造提升农村危房及抗震房100户。推进“全域公交”建设,新增和更新客运车辆20辆,实施村道硬化60公里、生产砂砾路50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0公里,畅通乡村交通路网。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发展模式,探索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农带农机制。完善“131”乡村治理模式,总结推广乡村文明“积分制”等经验做法,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坚持产业为重,在加快转型升级上展现新作为。进一步调结构促升级、稳链条强集群、补短板固优势,全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加快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围绕“一主四特”产业,抓紧抓实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产业发展集团,建好小南川牧场、牛医院、有机肥加工、精饲料加工等项目,完成5万头良种基础母牛电子耳标佩戴,提升肉牛养殖信息化水平。加快打造中国西部“牛王谷”,投入使用牛王谷研发中心培训基地,推动年生产胚胎500枚、优质冻精200万剂。持续落实高端肉牛“两调一增”举措,外调基础母牛补栏3万头以上,不断提高肉牛养殖到户率。支持产业集团做深做精肉食品加工,加快构建以运输冷鲜肉、冰冻肉为主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打通供应链,推动从养殖加工“最先一公里”走向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扎实开展种植业“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建好20万亩马铃薯“五位一体”标准化示范基地,高标准打造北部海城、中部贾塘、东部七营三大小杂粮核心种植区,面积稳定在30万亩。依托西安高标准设施蔬菜现代园、三塘一坪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产业园区,打造5万亩冷凉蔬菜基地、1万亩硒甜瓜高效生产示范园区、5000亩“五优”蔬菜生产基地,面积稳定在13万亩以上。
加速工业企业扩规增量。扩规提速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争取建设海兴开发区“绿电园区”,天津津通铁塔光伏电力支架、赫迪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建华电老旧风机“以大代小”等容改造等项目,加快引进一批塔筒、叶片、铸件生产等上下游企业,开工建设330kV升压站1座,争取将主干电网纳入“宁电入湘”外送通道项目整体规划,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强企业梯次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工业企业各1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促进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积极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红色游、乡村游、自驾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力争实施生态观光自驾游配套设施、震柳地震地质公园等文旅项目,因地制宜开发农家餐饮、旅游消费、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等产品,打造古城商业特色街区2个,丰富城市夜游。持续深化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提高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水平,打造海原县牛羊肉产业直播电商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品牌孵化基地,“线上直播+线下仓储式卖场”同步发力,推动特色农产品市场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力争全年农特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1亿元。
(四)坚持品质为先,在打造宜居县城上展现新作为。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产城融合、城乡互动、协调共生,打造颜值更高、功能更优的新型城镇。
以更高标准推进城市更新。树牢“精明增长”和“紧凑城市”理念,提升改造利民、图书馆等4个老旧小区,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00套以上,加快建设明珠·南华府、格兰丽都、闽宁华府二期等商住小区,持续提高群众住房品质和居住环境。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建筑垃圾填埋场等一批市政项目,打造柳荫路绿色生态廊道,逐步打通永乐街、惠民街等“断头路”,构建更加便捷安全的城市交通体系。聚焦“小切口”、体现“大民生”,科学合理配建一批停车场、健身步道、小微公园等服务设施,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10分钟生活服务圈”。
以更大力度推进县区融合。以聚人气、添活力为目标,全面落实产业发展一体化布局、社会事业一体化布置、招商引资一体化考虑、重点项目一体化推进、财政资金一体化统筹,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县区一体”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扎实推进海兴二中、海原八幼、公共实训基地等民生项目,加快优质公共资源向海兴区富集。深化干部群众交流互动,持续规范城区一体化公交运营,探索“朝九晚五”工作制,支持引导相关单位在海兴区设点办公,推动服务前移。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分片分类分步更新改造老旧道路、供排水、电网,推动城区亮化、生态湿地管理等市场化运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开发区。
以更实举措推进精细管理。坚持精细管理和文明提升内外兼修,加快推进小区管理物业化、街面管理责任化、市场管理规范化,深化“以克论净”卫生保洁机制,深入开展交通秩序、市容市貌、车辆停放等整治行动,持续提高小区业主委员会覆盖面,切实解决车难停、路拥堵、物业弱等问题,努力建设生态宜居、避暑休闲、精致精美的人民城市。
(五)坚持生态为基,在厚植绿色底蕴上展现新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决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
扎实推进污染治理。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严格落实项目准入审查机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持续推进“四尘”同治、“五水”共治、“六废”联治,改造城乡冬季清洁取暖120万平方米,清水河海原段水质稳定达到Ⅳ类以上。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农用残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坚决整治环保突出问题,实现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好中向优,让清新空气、清洁水体、清净土壤成为全县人民最普惠的福祉。
扎实推进生态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治理河道16.1公里,新建大中型淤地坝2座,新增坡改梯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20平方公里,形成以梯田、淤地坝、水库为骨干的拦洪减泥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落实草原、河道等生态损害赔偿制度,要让破坏生态者付出代价,让保护生态者获得收益。
扎实推进国土绿化。聚焦“山区林草化、城镇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果园化”目标,加快实施宁夏南部生态保护修复8.68万亩、南华山人工促进生态修复5万亩、蚂蚁森林2.1万亩、草原修复2.1万亩、庭院经济林0.9万亩,全年完成营造林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2%,持续厚植生态底色。
(六)坚持改革为要,在激活发展动力上展现新作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造更多“海原经验”,打造更多“海原模式”,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政务服务“集成办”“免证办”,85%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持续打造审批更简、流程更优、服务更好、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更强的政务服务环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接续推出便民利企“微改革”举措,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严格落实退税减税降费等一揽子政策,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深化“六权”改革,以市场化机制盘活闲置土地,提升改造机井智能化计量设施800套,建立林草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围绕“双控”“双碳”目标,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广低碳模式,稳妥推进初始用能权确权、有偿使用、交易等工作。推进国企改革实现新突破,组建产业发展集团,整合肉牛集团、文旅集团等国有企业,推行“一套人马、多块牌子”,持续深化管理体制、人事薪酬、运营模式等制度创新,在政策资金上加大倾斜,在要素配置上大力优化,鼓励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合资合作,在基础设施、产业投资、交通物流、新能源、天然气经营等多个领域充分发挥国有企业龙头引领作用,带动“一主四特”等优势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努力实现从“有”到“大”、从“大”到“强”、从“强”到“优”的蝶变。
推动更高水平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资金投入,全社会R&D经费投入增长20%,县级财政科研投入增长10%以上。试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技项目,依托华润、闽宁科技园等创新研发平台,实施自治区县域科技成果示范推广项目5个以上、登记科技成果3项,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认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家,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七)坚持人民至上,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展现新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用心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实现更加稳定更可持续的就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展职业培训2000人次,转移就业9万人,劳务创收19亿元以上。推进创业服务提升,新增创业担保贷款5000万元以上,扶持高校毕业生、种植养殖大户创业带动就业1500人以上。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新增城镇就业1000人以上,确保每一个有就业意愿的人都能通过辛勤劳动获得自身发展的机会。
发展更加均衡更为优质的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兴海中学、三小、七幼等新建改扩建项目,有序撤并关桥乡田湾小学等8所办学规模萎缩教学点,盘活优质教育资源。坚持“划片+摇号”入学政策,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高考综合改革,推进高中教育特色化发展;坚持服务县域经济,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坚持城乡一体,推进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让集团化办学落地见效。加强教师培训和完善教师奖励激励机制,全力抓好新时代“三级三类千万”强师工程落实,打造“四有”好老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
提供更加完善更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全面推进健康海原建设,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成功创建自治区卫生县城。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等临床重点专科7个,建立健全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中医院康复中心、“治未病”中心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国家标准乡镇卫生院1家、基本标准卫生院2家,努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构建更加全面更多层次的社保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调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特困人员参保率达到100%。持续提高低收入家庭、生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水平,切实兜牢困难群体民生保障网,努力让每一位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完成100户居家适老化改造,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双拥共建,常态化开展退役军人走访慰问。扎实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重要农副产品保供稳价,守好群众“米袋子”“菜篮子”。
繁荣更加充实更高质量的多彩文化。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申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项目,精心组织“群文风采大展演”等活动,上演花儿歌舞剧《不负青山不负塬》。强化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实施祁家堡红一军团指挥所、贺堡红二方面军指挥部临时驻地遗址和金佛沟、元龙山石窟等文物文化保护修缮工程。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海原,编辑出版《海原县守护黄河根脉》系列文化丛书,新建4个城市社区阅读空间,打造城市“15分钟阅读圈”。
(八)坚持生命至上,在统筹发展安全上展现新作为。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大限度汇聚团结力量、营造安全环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完善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债务风险稳定保持在绿色等级。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强化脱贫小额信贷逾期贷款清收,重拳打击金融诈骗等违法金融活动,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快大应急体系建设,健全预报预警、应急响应、现场处置、快速反应机制,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持续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做实“村居上报、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服务响应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推动领导约访下访,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海原”,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建好用好“雪亮工程”,重拳严打各类违法犯罪。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坚决守好民族团结生命线。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实干托起梦想,奋斗成就未来。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县政府系统将始终坚持“三个务必”,干在实处、落在细处,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统领,忠诚履职,锐意进取,加压奋进,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一)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理论武装中涵养政治素质,在联系实际中把握大政方针,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区市有部署、县委有要求、政府见行动、落实有成效。
(二)一以贯之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职尽责、推动发展。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政府领导行政诉讼“出庭又出声”,有效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确保行政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三)真抓实干提升政府效能。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为民情怀,诚心诚意、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谋幸福,用政府的担当作为换来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扎实开展“作风提升年”活动,大力弘扬“严细深实勤俭廉+快”的工作作风,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成效化”,践行“一线工作法”,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不求短期效益,对定下的事情、部署的工作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紧盯不放、一抓到底,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以高效率赢得高质量、以快节奏换来快发展。
(四)团结奋斗凝聚磅礴力量。力量生于团结,事业成于奋斗。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树立促进团结奋斗的鲜明导向,不利于团结奋斗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奋斗的事不做,对破坏团结奋斗的事敢于斗争、坚决斗争。大力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激发“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奋斗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高扬团结奋斗之帆、砥砺团结奋斗之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让干部敢为、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在海原大地蔚然成风。
(五)动真碰硬严守清廉本色。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从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自治区“八条禁令”,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问题,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时代因奋斗而进步,事业因实干而出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领袖嘱托,担当使命任务,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海原篇章而团结奋斗!
名 词 解 释
1.“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和摘帽不摘监管。
2.“三类重点人群”:脱贫易返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
3.“两个高于”: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区农民收入增速。
4.“一表两图三清单”:“一表”,收入增加计划表;“两图”,村庄规划图和产业布局图;“三清单”,问题、项目和责任清单。
5.“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六新”产业即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数字信息、现代化工、轻工纺织;“六特”产业即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六优”产业即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电子商务、会展博览。
6.“一主四特”产业:以高端肉牛为主导产业,以小杂粮、马铃薯、瓜菜、枸杞经果林为特色的“一主四特”产业。
7.马铃薯“五位一体”:马铃薯起垄、施肥、播种、覆膜及膜上覆土垄面集雨技术。
8.“五优”蔬菜基地:品种优、技术优、管理优、品质优、价格优的蔬菜基地。
9.“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0.“六权”改革: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用能权、碳排放权。
11.“六大提升行动”:居民收入提升行动、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健康水平提升行动、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城乡面貌提升行动。
12.“四个示范县”: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高端肉牛产业示范县。
13.“三个高于”目标: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
14.乡村“五大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15.“5585”创建模式:“5”即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推进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显著拓展、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示范创建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五大目标”;“5”即实施党员干部培元固本、青少年学生夯基育苗、各族群众凝心聚魂、社科理论正本清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五大工程”;“8”即开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创建工作提质增效、建设先行区促进共同富裕、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提升、法治保障同权、民族事务依法治理、民族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民族工作夯基培才“八大行动”;“5”即健全组织领导、考核评价、督促检查、协调联动、激励促进“五项机制”。
16.“两大任务”:招商引资和争取项目资金。
17.“两个平台”:闽宁科技园和海兴开发区农副产品加工园。
18.“131”乡村治理模式:“1”即强化党的领导;“3”即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1”即建好数字乡村“一朵云”。
19.高端肉牛“两调一增”:调大基础母牛比例、调优良种牛结构、增加小群体养殖规模。
20.“三品一标”:“三品”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一标”即标准化生产。
21.“两高”项目: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
22.“四尘”同治:煤尘、烟尘、汽尘、扬尘“四尘”同治。
23.“五水”共治: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农田退水、城市污水“五水”共治。
24.“六废”联治: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畜禽粪污、工业固废、电子废弃物“六废”联治。
25.“揭榜挂帅”“赛马制”:“揭榜挂帅”也被称为科技悬赏制,是一种以科研成果来兑现的科研经费投入体制,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开放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赛马制”是针对同一悬赏标底,允许2—3个牵头单位同时立项。项目前期,实行平行资助;过程中,定期考核,优胜劣汰;项目后期,聚焦优势主体,最终审核验收。
26.“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27.“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