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住建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的大力指导下,住建局充分运用法治思维深入开展住建领域各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为推进住房城乡法治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扎实开展学习,增强法治意识。一是始终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参加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方式,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升自身法治素养。二是制定《住建局干部职工学法安排》《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计划》,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干部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日常工作。全年组织开展各类学习80余场次。
(二)强化法治思维,严格依法决策。一是制定了《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听取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安排部署下一年度工作。二是对2024年之前制发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决定废止2件,做到应清尽清、应废尽废;三是为保障行政决策的合法性,有效降低行政工作中的法律风险,与海君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海签订法律顾问合同,对我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合法性进行审核。2024年法律顾问为我局2项重大行政决策及县人民政府印发的6项方案出具法律意见书。
(四)化解矛盾纠纷,筑牢平安基石。紧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回访”三个环节,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最大限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及时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2024年,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21余起,化解率达98%。
(五)依法履行职能,推动依法治理。积极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房地产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检查9次,出动检查人员22人次,下发整改通知书8份。2024拨付重点监管资金6010万元,专款用于农民工工资、材料费、工程款等费用支付,未出现重点监管资金违规或不合理使用现象,房地产市场运行比较平稳。工程建设领域:累计签发质量安全整改通知书103份,排查整治安全隐患问题416条,判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7起,已完成整改7起。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施工、监理企业进行企业诚信处罚9家次,履职不到位的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个人诚信处罚20人次,行政处罚4起,处罚金额12.28万元。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共解决农民工工资欠薪案件24起,涉及金额162万余元。城镇燃气领域:累计排查燃气隐患230条,已全部整改完成,完成餐饮经营场所“瓶改管”“气改电”376户。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组织召开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4次,召开各燃气经营企业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2次,督促指导各燃气经营企业开展应急演练50余场次,全面提升了应对燃气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监督指导下,海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上级部门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各项法定职责,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力助推了海原住建领域高质量发展。
三、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还有差距。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执法公示“三项制度”不到位。执法工作中存在程序不规范、法律适用不准确等问题,行政执法精细化规范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还需进一步强化。还存在目录管理、决策程序、决策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四是法治宣传的质效需要进一步提升。落实普法责任制、学法制度还需加强,普法方式创新不够,精准性、针对性不强。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继续加强法治学习,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意识。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决策程序,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中的作用,将法律顾问参与决策过程、提出法律意见作为依法决策的重要程序,切实加强合法合规性审查。深入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努力提高全局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住建领域法治建设的全过程,树立良好的法治住建形象。
(二)继续推进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严格实行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强化教育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各类行政执法培训学习;深入开展住建领域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提升执法水平和行政执法队伍素质,为推进更高水平法治住建提供坚实保障。
(三)坚持法治手段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以服务民生、保障民生为出发点,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扎实推进法治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在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缓解城市“停车难”等重点民生领域中坚持用法治思维想问题、推工作、办实事。